奔牛初中创建于1976年8月,当时校名为武进县奔牛公社西后王中小学(校址在现南观小学内)。1978年8月,中小学分设,更名为武进县奔牛公社中学。1980年8月,更名为武进县新奔中学(1982年9月撤高中班)。1983年8月,武进县新奔中学从原校址搬迁到现校址,同年8月,奔牛东风中小学、张墅桥中小学两所“戴帽”初中并入武进县新奔中学。1984年,乡镇合并,更名为武进县奔牛镇新奔初级中学。1994年,更名为武进县奔牛第二中学,同年9月,奔牛东桥初中并入本校。1995年,武进县撤县建市,更名为武进市奔牛第二中学。1996年,奔牛高级中学初中部并入奔牛初中。2000年8月,更名为武进市奔牛初级中学。2002年,武进市撤市建区,更名为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2010年2月,奔牛镇初中教育布局调整,将原奔牛初中和原九里初中进行整合,成立新的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2015年7月因行政区域调整奔牛镇划入新北区,学校更名为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1400余名学生。学校现占地面积50095平方米,建筑面积17430平方米,固定资产41337千元。学校规划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休闲区四区分设。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建有实验楼、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楼和餐厅;建有阶梯教室和学术报告厅、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学校设有电视主控式和闭路电视演播系统,初一、初二年级教室均配备了“三机一幕”,初三年级教室实现了“班班通”。 各专用室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学校新建成高标准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篮球、排球、健身体操、乒乓球等运动场地。学校已建成常州市一级校园网,建成了以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核心的计算机校园网络。2007年11月,现代化教育示范区验收专家组来校视察,对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及保管、使用情况予以很高评价。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人数104人,其中专任教师98人,1人长病休。在编教职工本科学历比例达到94%,中学高级教师48人,占专任教师48%(其中30人被聘高级教师岗位,18人待聘),中学一级教师47人,占专任教师47%(其中42人被聘一级教师岗位,5人待聘)人,中二4人;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27人,占专任教师的27%。近年来有一大批教师在省、市、区各学科优质课、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奖,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两项,区级课题5项
奔牛初中是常州市西部一所公办农村初中窗口学校。1997年8月,开始面向原武进市招收公办民营班学生(2007年停招)。2000年11月,高标准通过江苏省示范初中专家组验收,获第一批“江苏省示范初中”称号。2003年11月,首批通过武进区教育局组织的办学督导评估,获优秀级学校。2005年11月,以好课率100%的优异成绩通过常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江苏省示范初中复评验收。2006年11月,通过武进区教育局组织的第二轮办学督导评估,获优秀级学校。2009年10月,在武进区教育局组织的第三轮办学综合督导评估中获优秀级。2013年11月接受武进区政府教育督导团的督导评估,均获“优秀”级,2013年12月接受常州市优质学校复评工作获得“良好”级。2018年3月顺利通过新北区社会事业局督导评估。
多年来,学校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校教职工凝心聚力,克难求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曾先后获得“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常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常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常州市体育(篮球)特色学校”、“常州市节水型学校”“常州市机器人赛团体一等奖”、“常州市青少年航空模型竞赛中学男子、女子组综合团体二、三等奖”、“常州市车模比赛团体二等奖”、“常州市飞翼滑翔机团体一等奖”、“常州市教育系统示范团组织”、“常州市飞翼滑翔机比赛团体一等奖”、连续3年获得“新北区初中组象棋团体比赛第一名”、“新北区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男子、女子组团体一等奖”、“新北区教育质量综合考评二等奖”等。
办学理念:“为发展而教育”
办学目标:学生满意、 家长放心、质量上乘、区域知名的省级示范初中
学生培养目标:身体结实、生活朴实、知识扎实、做事踏实
教师培养目标:爱学生、重家长、观念新、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校训:厚德尚学,志远笃行
学校精神:凝心聚德,至诚勤勉
校风:文明,求实,团结,创新
教风: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开拓进取
学风:立志好学,尊师守纪,诚实俭朴,健康活泼
德育工作思路:创设活动,开展德育体验,学生自主成长源自于活动中
德育工作基本要求:让每一名学生铭记常规,指导每一名学生确立目标,帮助每一名学生树立信心,对每一名学生常怀期待
教学工作思路:决胜课堂,实施有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调好心态,选准起点;瞄准目标,提高效果;讲清概念,打好基础;精选例题,渗透方法;作业布置,及时反馈;个别辅导,融入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