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公共服务>>小学教育>>文章内容
龙虎塘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24-03-0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袁定胜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简介

  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创立于1913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继获得了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书香校园、全国篮球特色学校、江苏省争先创优先进集体、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苏省课改先进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常州市教科研基地示范校等各项荣誉。2017年,创建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常州市新优质学校。

  目前,玲珑校区占地面积28813平方米,建筑面积19200平方米,有46个教学班,学生1972人,专任教师126人,骨干教师22人,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7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7.67平方米;盘龙校区占地面积17950平方米,建筑面积9191平方米,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40人,专任教师45人,骨干教师11人,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4.52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8.23平方米;

  1913年2月,本地开明士绅万鉴明出资,并征得武进县议会批准,聘请杨江春为校长,利用龙虎塘北街“万氏”祠堂的平房开设新式学校,名为 “循理德泽合设第十初等小学校”,即为龙虎塘实验小学最早的前身。1915年更名为“循理、德泽合设第十国民学校”。1919年又更名为 “武进县十区第一义务学校”,并试办高级初习班。后因经费不足,又更名为“循德合设初等小学校”。1925年秋,经乡议会议决,将德泽乡(即塘桥)第九初小高级部迁址本校,更名为“龙虎塘小学校”,由赵文英任校长,形成了本地六年制高级小学的雏形。后虽经战乱,人员更迭,而校址未移。至1948年,学校已有教员10人,教学班7个(含半年级),学生240人。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更名为“武进县龙窟乡中心小学校”(兼督察塘桥、三井等地村校教学工作)。1958年秋,在“公社化”浪潮中,本校并入新桥人民公社,更名“武进县龙虎塘小学校”。1960底,随着政区变革,本校又定名“武进县龙虎塘中小学”。七十年代末,校舍在原祠堂东侧及校门东侧陆续扩建平房共10间,用于新添4个教室,2个宿舍、2个办公室,此时,本校教职工达20人,教学班10个,学生400余人。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开创新的局面。1982年,拆除原四合院式平房校舍,分四次在原地重建四合院式二层教学楼2幢(北楼即风云楼)。1988年,学校由于少先队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1994年在风云楼北面征用土地,建造三层教学楼——求真楼。1995年底,我地划归常州新区,更名为“常州市龙虎塘中心小学”。1999年年底,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验收小组核查,成为常州新区首批现代化教育达标学校之一。2000年,我校确立了省重点课题《小学生古诗文诵读与人文素养培育的研究》,历时四年实践研究,师生诗文及人文素养得以积淀,龙小师生人人会吟诗,个个会创作,时任教科院院长杨九俊现场结题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诗教协会会长梁东先生当场题词“诗以育人,诗以兴邦”,结题时该课题还获省教研室课题评估一等奖……“诗意”元素在那时真正被点亮,我们开始将课题延续为课程,增加对联、吟诵等因子,进一步深入挖掘古诗文的育人内涵。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的验收。2005年,拆除四合院式二层教学楼(北楼即风云楼)2幢,一并拆除学校南校门周围部分民房,修建塑胶操场,并在操场北面修建2幢四层教学楼——春晖楼。

  2010年,学校在原址东南1公里处,易址(龙虎大街北侧、九州花园东侧)重建新校,并整体搬迁,开启龙虎小教事业发展的新篇章。目前,学校占地28813平方米,建筑面积192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37人,市区骨干教师30人,在校学生2160名,45个教学班。 学校音、体、美、科、信、劳等专用教室配备齐全,各专用教室和普通教室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达省装备要求一类标准,实现网络班班通,同时还建有古诗文教学专用室、舞蹈房、校园电视台、塑胶操场、室内体育馆、射击训练馆等特色类教学场所,拓展了学科空间。学校食堂获常州市A级食堂称号,学校校园网被常州市教育局命名为一级校园网,图书馆被评为常州市示范图书馆。2012年,学校管理团队再摸家底,对办学理念进行又一次的论证与解读,明确提出了“诗意教育”的办学主张。凭借学校主课题《为诗意人生奠基的学校文化变革的实践研究》理念和实践的统领,对管理、课程、课堂、教师、学生、环境文化践行创生型变革:诗意管理追求引领激发;诗意课堂追求“情趣、灵动、向美”;诗意课程体现“经典、愉悦、生长”;诗意教师发展逐步形成内觉,具备“大气、睿智、浪漫”特质;诗意学生主动健康成长,形成“阳光、文雅、灵动”特质;校园环境体现“文、雅、序、活”。从六大领域实现学校文化变革,内化学校办学理念——为诗意人生奠基。

  2016年秋季,因学校有良好的办学声誉,生源急剧增加,故开启了一校两区(玲珑校区、盘龙校区)的办学格局。2015年,街道投入六千多万,整体改造了位于龙虎塘北街的盘龙校区,占地面积17950平方米,建筑面积9191平方米。所有硬件设施设备一步配备到位,投入300万元改造了智能化网络系统,24个普通教室都配备了触控一体机,新配备了2个美术室、2个音乐室、2个科学、1个多媒体教室和1个阶梯教室等。此外,家具类采购投入150万左右,厨房设备采购投入了30万,直饮水设备9万,空调设备30万,器材类50万左右,其他文化建设等34万,总投入近1300万左右。2016年9月,迎来了一年级的整体搬入。学校鉴于办学新样态,提出了“建设生长型年级,打造生长型教师团队”的更高定位,探索集团办学的诗意新路径,催生诗意管理的新基质。2015年,学校承办了常州市“课程基地暨教科研基地成果展示活动”;2016年,承办了“常州市少儿国学课程基地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现场研讨会;承办了“学生暑假生活与期初生活重建”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第二次全国现场研讨会;2017年,创建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校,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学校获得了各界的高度赞誉,形成了龙小“诗意教育”的影响力……

  2019年秋季,由于学校规模迅速扩张,班级数直逼80多个。为了消除大校额,在龙虎塘街道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重新划分学区,组建两所独立建制、独立法人的学校,分别为:龙虎塘实验小学、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但都属于一个集团,即“龙虎塘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两所学校在办学中坚持文化理念的传承,在特色品牌发展上各有侧重,做到“和而不同”“美美与共”。2019年9月,两校平稳分设,龙虎塘实验小学作为核心校引领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圩塘中心小学一起发展。分设后的实小为48个教学班,2292名学生,153名教职工。学校立足校情,以“在问题中‘题诗’,在守成中成优,实现集团办学的美美与共”作为核心战略,在稳定、和谐的基础上,走内涵建设之路,创享诗意新生活。《小学生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获常州市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学校丰富有效的育人活动和研究成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生成了国内外影响力。

  2021年,学校第六轮三年发展规划形成。在传承“诗意”的基础上,基于品牌研究“幸福作业”形成的实践影响力,学校对诗意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确立了以“朝向幸福的学习,重建教育的诗意”为核心理念,通过营造“博雅、序歌、涌现”的诗意校园,力行“引领、激发、慧治”的诗意管理,建构“经典、愉悦、生长”的诗意课程,打造“情趣、灵动、向美”的诗意课堂,建设“绿色、互学、赋能”的诗意家庭,助力“智融、高光、美好”的诗意街区,培育“大气、睿智、浪漫”的诗意教师和“阳光、文雅、灵动”的诗意学生,并在过程中促成共学互学、共生共长,从而为师生“本真的、创造的、审美的”诗意人生奠基,也为师生具有“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的诗意生活赋能。

  龙小人,走“内涵”路,享新生活。把日常做成研究,打造了诸多综合性品牌项目:“小学生综合创生式幸福作业”“学习型街道建设”“隔代教育”“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赋能的家校社合作模式”“班级午间项目课程”“假日玩伴团”等,融通全时空,关注全过程,促成全发展,让学生、家长、教师、社区社会人士都在教育生活中不仅“在场”,更在“出场”和“出彩”,多项学术成果在国际期刊、国际会议等传播,并已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和合作。

  面对新时代、新格局、新出发,龙小师生的每一天、每一步,都会朝向幸福的学习,创享教育的诗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