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高品质教学茅塞顿开 高质量顿悟智慧璀璨
第五届常州市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线上教研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0-10-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琪

高品质的课堂教学,应该具备哪些核心要素?省初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是如何传递课堂智慧的?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常州市乡村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全体学员,从线下培育转向线上培训,10月24日,共同观赏了由赵俊老师执教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曹静老师执教的散文《背影》《台阶》读写结合课,并一起去探析高品质课堂教学背后的高质量密码。

赵俊老师是河南省信阳市罗山一中的初中语文教师,其教授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虽然已经过去了好些年,但将其置身于统编教材之教读课的背景下进行品读和鉴赏,依然是一堂洋溢着教学实践智慧、流淌着语文核心素养的优质课。

1赵俊老师.jpg

雪堰中学的王炜杰老师发现,赵老师的这节课,以活动任务为抓手,将语言学习和理解融入其中,让课堂充满了语文味。她通过三个活动“感知一篇——摘一摘”“选读一段——理一理”“精读一节——品一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对说明顺序加以理解,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其中摘录卡的使用和课外诗词的拓展更是独树一帜:赵老师用摘录卡的形式,教会了学生如何寻找关键信息,掌握了课文所介绍的物候和物候学方面的知识,又以课外物候诗词积累,检验巩固了学生对物候的理解,活动新颖,也使说明文的课堂充满了诗意。

2王炜杰.jpg

礼嘉中学的徐静老师认为,“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叶圣陶语)看,赵老师的预习检查“感知一篇”,从学生找字词、读字词到朗读、积累字词,从划出各段的中心句到积累相关的物候信息,最后都落实到“写”上,形成“摘录卡”: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示例,把课文中的字词及有关物候的信息摘录、整理下来,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精读一节,品一品”这一环节中,赵老师优美的配音朗读把大家带入美丽的情境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我看到了_____我听到了_____”的句式说一句话,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通过学生听——读——说,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更在读说的基础上,悟出了词句的意义、写法,进而学会运用。如学生甲回答:“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中‘次第'的意思是一个接着一个,强调了顺序,准确地写出了各种花竞相开放的样子”;学生乙:“我也喜欢这句,我觉得这句先用2个四字词语,后面再跟一个长句,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学生的表现中可以看出,通过品词品句,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

3徐静.jpg

卜弋中学的荆春老师觉得,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包括听、读、说、写。读是为了感知语言文字,体验作者的情感;而说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别人听明白。如何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呢?赵老师的这堂课,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品读语段,用“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的句式让畅所欲言。学生在这个环节里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喜爱的语段,并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品一品语段”课堂环节的设置,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荆春.jpg

曹静老师是山东省滨州市第四中学的老师,其教授的《背影》和《台阶》读写结合课,可谓别具匠心。例如,理解《背影》中的父亲,紧紧抓住“几个橘子”这个数字,引领学生在课文、资料和生活体验里反复穿行,从而达到水到渠成地发现父爱真谛的效果。又如,教师善于发现文本中读写结合的衔接点,以阅读中品“父亲”、数字中学技巧、细节中悟“父亲”等环节,展现出读写结合清晰的主线。

 5数字的高度.jpg

中天实验学校的迟晓旭老师以为,在课堂写作中,曹老师选择了与《背影》《台阶》主题相关的“父亲的难”作为话题,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写作,具有两大特点:第一,教学内容的充分性。这样设计,以小见大,时间充沛,既保证了阅读的充分性,也保证了写作的有效性。第二,前置教学的衔接性。写作之前,曹老师已经通过对文章数字的分析做了铺垫,无论是对于“数字”抑或是“父亲的难”,学生都有所体会,再下笔写作,便不至于无话可说。

6迟晓旭.jpg

剑湖实验学校的沈雪老师的体会是,保持读与写的平衡,就是要读中学写,以写促读。文本解读是“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教学目标指向可以多种,但读写结合课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写”作为解读文本的目的,应确定“写什么”、“怎么写”,更进一步实现“学会写”的教学目标,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背影》和《台阶》整合课,就是老师善寻视角,选取“数字”这个小切口,引领学生在文本里穿行,数词让阅读训练有了抓手。

7沈雪.jpg

常州市初中语文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横林初中的卞晓叶老师认为,品读曹老师的《背影》《台阶》读写结合课,只感到深深的震撼,尤其是几处数字切入了要点,几处数字读懂了文本,几处数字贯穿了课堂……我相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老师经年累月的钻研,才能稳准狠地把握住这样的巧妙的教学点。

7沈雪.jpg

25位年轻学员,25位青春伙伴,燃烧着对语文教学挚爱的熊熊烈火,解读高品质课堂背后的密码,并在自己的语文课堂里模仿着,借鉴着,创生着。

(撰稿:赵安 摄影:徐姗 审核:仇定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