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中学>>文章内容
寻中吴遗韵 品风雅延陵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尹俊君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橱窗和精神象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标志。为了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常州的历史文化,近日,常州市河海实验学校七(8)班同学们走进常州博物馆,开展了“寻中吴遗韵,品风雅延陵”的社会实践活动。

合照.jpg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同学们们先参观了一楼的“毗陵·宋——文物中的宋代常州”特展。此次展览聚焦常州出土的两宋文物,通过日常器用之物来描摹宋代常州人的生活,从小处着眼,以期透物见城,呈现两宋常州的人文风貌。

1.jpg


现场展出百余件常州地区出土的宋代文物精品,通过服章之美、饮食佳器、起居雅事、贸易出行四个单元,再现两宋时期常州人在衣、食、住、行各个层面的社会生活细节,表现两宋时期的常州在商业、手工业、文教等方面的繁荣景象。

3 (2).jpg


二楼“龙腾中吴”展示厅,这里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从史前常州、延陵季子、齐梁故里、中吴要辅到儒风尉然,丰富多彩的常州历史科学准确完整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

4 (1).jpg


展馆里的布置极具特色,体现了常州深厚的艺术和文化传统。丰富的展品深深地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专业的讲解使队员们在视听感官的双重影响下提高了认知能力,心中也升腾起对家乡的热爱。

5 (3).jpg


寻中吴遗韵,品风雅延陵,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滋养。”这次研学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期待同学们能够用新的眼光看待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学生感悟: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历史似流水一般,滚滚而去,磨灭了无数的留痕。那一只石麒麟却在帝王的陵墓上永垂不朽。

刚一看见,厚重的历史底蕴扑面而来,宛若狂澜。见他昂首挺胸,欲行欲动。造型宏伟:光滑的石料雕刻出雄浑的身体,那一对麒麟角显出祥瑞,那一双麒麟眼炯炯有神,那麒麟的四肢显得粗壮有力。造型细致:身上浮雕的七彩祥云,无与伦比的细致祥和,显梦幻,又显逼真,美妙绝伦。趁着这麒麟繁振华丽,威武灵气。

麒麟乃是古代的瑞兽,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他是帝王的象征,威武高大;他是和平的象征,带给人们安居乐业;他还是长寿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有“寿比文王”的美称。

“转笔抄书几度春秋,如今吾践红尘,只愿此去功名有准,早开阁画麒麟。”这一头石麒麟是古代人民智慧之结晶,是古中国工艺之象征。,终会在万古长夜中永垂不朽!

——七(8)班陈翰麒

   我迈步走入了展厅,这儿的灯是昏暗的,像是日暮时分的太阳光。光影交错中,有一尊佛。

   他坐在石台上,赤裸着双脚,其间开着一朵青莲,脊梁是挺直了的,双臂托着宽大的衣带,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停在肚前,如一汪清泉自然地流动着,手腕上的念珠已被时光打磨平整,甚至透出光来。

   七颗硕大的佛珠挂在他胸前,静静地,净净地,头上彩云飘飘,一尊金冠被簇拥在正中,一朵小青莲在上面绽放,又是一尊小佛坐在上面,戴着金冠……

    他嘴角微微地上扬,似笑非笑,他的双眼,如两只卧蚕,似睁非睁地看着我,看着游客,看着这亘古的绵长的历史:东汉初年,佛教进入中国,大肆发展,百年之后,后周世宗开始灭佛,使其元气大伤。到了宋朝佛教再次兴盛,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开始信仰。可在元朝,寺院开始鱼龙混杂,大部分僧人已放弃了精神的追求,开始物质的享乐……而面对这事实烟雨的,永远是这双含笑的,深情的双眼,和一颗纯净的本心。

    转身离开,但那双眼却让我久不能忘怀,里头好似透出光来:纵使前路烟雨朦朦,亦当不忘本心。

——七(8)班肖逸凡

玉琮,一种古老的玉器,其独特的形状特征令人印象深刻。玉琮一般为圆柱形,中部略大,两端逐渐缩小,外壁刻有精细的图案和纹饰。玉琮不仅美观,同时体现了古时候人们的聪慧。

玉琮的材质多为玉石,如青玉,白玉等。从表面上来看是坚硬的,工艺精湛,采用打磨,雕刻等技术,展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

玉琮的表面常常雕刻着精美的兽面纹,这些兽面纹给人一种神秘感,仿佛是沟通天地的使者,祈求上天的保护。它的线上有细长的阴刻线,神像之眼为其圆环。

外方内圆的玉琮是良渚人独特的发明,可能源自一种手镯。琮是良渚人倾注最多心血制作的玉器。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它是神圣的法器,执掌着祭祀权的大祭司。站在高高的祭坛上,手持玉琮与至高无上的神沟通。琮上面的兽面纹可能是各种动物的抽象,意味着人神之间的交流是在动物的协助下进行的。这种传统在良渚文化消失后,融入古代社会的礼制生活,成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

玉琮文化意义深远,在现代社会,玉琮的影响依然广泛。

——七(8)班沈欣言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每每想到王维的这句诗,总是能让我浮想到那庄严的石麒麟。

初见它时,便是存放在博物馆中。它与别的文物都不相同,而是更加威猛,更加神圣。它虽不比卷叶莲心花纹砖的秀丽,不比江南土墩墓的高大,但它却有着独特的使命——守护历代帝王。

远观,它体量硕大,造型雄伟,让人敬而畏之;近观,麒麟昂首挺立,口张齿露,欲行欲动,似在吓退那些盗墓之人;待我细细观察,只见它遍体刻饰云气、卷毛图形,繁缛而华丽。

它只需静静地站在那里,周身如帝王般的神圣气息便能让人们为之震撼,叹为观止。它忠心耿耿守护帝王数百年,肩负着庞大使命。展示台上的它,虽仍存汉代遗风,但韵律已有变化,渐失汉代大型石刻的朴拙与神秘,显得威武而富有灵气,透露出一种生动与悠闲,精湛的工艺也让人为之震撼,久久不能遗忘。

浮想联翩,却终抵不过它的造型俊美,它的雄伟神圣,它的伟大使命……

——七(8)班郭译心

玉镯的整体颜色呈墨绿色,走近欣赏,又夹杂着黑,黑里又透点土黄,黄里带着些白。做工精巧,每一丝纹路都还清晰可见,细细观察,那完美无瑕,做工精巧的玉镯上有几道浅浅的裂痕,那或许是岁月遗留下来的痕迹吧!

近距离观看,我不由得想伸手去摸,陈旧又带有华丽的外表,方形却显圆润光滑,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古人的心血与智慧,使我不禁愣了神:很久以前,人们制作方形玉镯,采用了什么方法,又是由何而受到启发来制作它呢?突然,我眼前呈现出的一个圆形玉镯打断了我的思考。

这件园形玉镯不仅体积胜过方形玉镯,颜色也更加纯粹耀眼。这件玉镯是人们借助了玉璧和玉琮的设计理念而制成。我又回想起那件方形的,时间更加久远,更加古老。

那精美且耀眼的玉镯背后,都是古人的智慧,今天人们驻足欣赏,把它纪念。

——七(8)班艾豪

有件有关良褚文化的文物给我留下来深刻的印象——琢玉。

它隐隐反光,似乎非常光滑,只可惜隔着玻璃,还是文物,也就不得摸摸了。

一件切割,雕刻出的物品,放在现在,让其光滑无比也仍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在几千年前,中华文明尚未萌芽的时刻,就已经有这么精致的事物了。

为什么?无他,古人的智慧而已。

历史的美好在于何处呢?

在于那些真实发生的故事。

在于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

在于那些苦难与奇迹。

在于那些高尚者或卑劣者。

在于有人拼命去做我们不以为然的事;

在于我所处的每个地方都存在历史。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即为历史,终会永远存在于记忆当中。

——七(8)班刘诺一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